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
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(IRI)是临床上急性肾损伤(AKI)的主要诱因,通常发生在肾血供中断一段时间后恢复之时。在临床上,肾脏 IRI 是部分肾切除术、肾移植、创伤和心脏搭桥手术等常见的几乎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后果,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。遗憾的是,目前临床上预
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(IRI)是临床上急性肾损伤(AKI)的主要诱因,通常发生在肾血供中断一段时间后恢复之时。在临床上,肾脏 IRI 是部分肾切除术、肾移植、创伤和心脏搭桥手术等常见的几乎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后果,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。遗憾的是,目前临床上预
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。其主要特征为抗线粒体抗体(AMA)阳性和肝内小胆管的渐进性破坏,最终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和肝衰竭。尽管熊去氧胆酸(UDCA)和奥贝胆酸(OCA)已成为临床标准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,但仍有约40%
当地时间9月11日,制药企业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官宣:应美国FDA要求,自愿将奥贝胆酸从美国市场撤回。同时,FDA叫停所有涉及奥贝胆酸的临床试验。
2025年6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中86个病种的诊疗指南,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水平,本文特摘录其中关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(PSC)的相关内容,供临床参考。
2025年6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中86个病种的诊疗指南,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水平,本文特摘录其中关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的相关内容,供临床参考。
9月11日,Alfasigma全资子公司Intercept Pharmaceutical宣布决定自愿从美国市场撤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治疗药物Ocaliva(奥贝胆酸),这一决定是根据美国FDA的要求做出的。此外,FDA已要求暂停Intercept经美
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是一种以胆汁淤积和胆管纤维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肝病,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。主要特征包括:血清学方面表现为抗线粒体抗体(AMA)、核孔糖蛋白210(GP210)、核斑点蛋白100(SP100)阳性,伴有以碱性磷酸酶(ALP)升高为主的
作为皮肤科临床医生,几乎每天都会面对主诉瘙痒的患者。瘙痒是一种令人不快的皮肤和/或邻近粘膜的sensation(“感觉”或“知觉”),通常引发搔抓欲望。然而,瘙痒有多种不同的情景,引发瘙痒的原因也各不相同。本文将结合欧洲最新瘙痒指南
胆汁淤积的核心病理机制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内外胆汁生成、分泌或排泄障碍。胆汁淤积性肝病(CLD)指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,涵盖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(PSC)是CLD的主要类型。近年来,CLD的诊疗手段已取
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既往也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,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,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,主要病理改变为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炎症,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。PBC的诊断和管理对其预后十分重要。
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,PBC)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,多见于中老年女性,早期可无症状,临床常见为乏力和皮肤瘙痒等症状。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其预后非常重要。本文介绍了PBC的诊疗要点,以
引言: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慢性病,其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、食管外部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,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(NERD)、反流性食管炎(RE)、糜烂性食管炎(EE)、巴雷特食管(BE)
“确诊糖尿病三年,每天要吃三种药控制血糖,但肝功能指标却越来越差。”45岁刘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控糖经历,道出了2亿糖友隐痛——传统降糖药虽能控糖,却难以兼顾肝脏保护和血脂管理。